期刊简介

本刊为国家级消毒学理论与应用性刊物。注重科学性、实用性,旨在推广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促进技术改革,发展消毒事业。以多种方式介绍国内外有关消毒与灭菌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适合于广大卫生防疫人员和高、中级医护人员阅读,亦可作为从事科研、教学、食品、制药、兽医等工作人员的参考读物。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消毒与灭菌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中国消毒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67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672/R

邮发代号: 82-328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曾获北京市四通奖(1992年)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消毒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消毒学杂志
  • 主管单位:消毒与灭菌
  • 主办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1-2672/R
  • 国内刊号:11-267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曾获北京市四通奖(1992年)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医学书刊卫生消毒

    医学书刊,包括从医院图书馆借出的各种书籍和刊物,主要是在医护人员手中不停地传递,污染情况不得而知.国内尚未有对图书馆的图书及设施携带细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检测的报道,医院消毒已经涉及到病人和医护人员所到之处,可是唯独医护人员手中循环使用的书刊尚未关注到.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对洗手消毒不仅有具体方法的要求,而且对每日要求洗手多少次都有规定,但从没有什么部门要求到图书馆看书、查阅资料前后要求洗手.所以,......

    作者:丛爱玲;高永丽;台芳玲 刊期: 2006- 04

  • 北京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抽检结果分析

    为了解北京市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状况,采用现场抽取样品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妇女经期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100%,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98.4%,其它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97.4%.皮肤黏膜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88.2%.超市内销售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索证率高于批发市场.结论,北京市市场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状况较好,但皮肤黏膜卫生用品合格率偏低,应加......

    作者:王书杰 刊期: 2006- 04

  • 福建省6所省级医院消毒灭菌质量调查

    为了解福建省部分省级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质量,找出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现场抽检和细菌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物体表面和使用中的消毒液质量全部合格,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质量合格率为100%.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80.65%和78.69%;内窥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0%,在其中一台不合格胃镜上检测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福建省省级医院消毒与灭菌整体质量比较好,但在卫生......

    作者:黄育红;陈祖毅;林立旺;王碧桑 刊期: 2006- 04

  • 北京市个体医疗机构灭菌质量调查

    为了解北京市个体医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质量,采用现场抽检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北京市个体医疗机构的压力蒸汽灭菌器配备率为82.3%,城区压力蒸汽灭菌器配备率高于郊区县;全市个体医疗机构的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频率为每单位每年0.71次;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生物监测合格率为68.6%,明显低于全市各级医院生物监测总合格率.针灸针和用于伤口处理的剪刀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的医疗机构分别占调查单位数的......

    作者:马彦;佟颖;肖潇;王劲 刊期: 2006- 04

  • 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与监测

    我国洁净手术部借鉴德国的作法,即不全室净化和均匀送风,而是保护关键部位和局部净化的原则.要求I、II级洁净手术室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机组,新风可采用集中送风系统.新风必须经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送风末端必须是高效过滤器把关.Ⅰ、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应采用集中送风方式、送风口面积即手术中心区的大小和手术室等级相适应,Ⅰ级不少于6.2m2(其中头部专用的不小于1.4m2),Ⅱ级不小于4.6m2,Ⅲ......

    作者:易滨 刊期: 2006- 04

  • 一种新型的微生物控制技术-噬菌体溶菌技术

    在传染病预防和疫情控制措施中,消毒技术的实施是重要的工作环节.其中,食品卫生维持、饮用水净化处理、动物饲养场所和环境物体表面的病原体清除都大量使用了物理和化学消毒技术.从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现有的消毒技术存在刺激强、腐蚀大、稳定性差、可能会引起环境污染、容易产生病原体抗力增加以及高耗能等问题.从人类可持续发展、有效控制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角度出发,寻找环保概念、靶向特异杀菌、长期持续作用、对人畜安......

    作者:熊鸿燕 刊期: 2006- 04